日常保養需在每次使用后或每日工作結束后進行,重點關注 “清潔、電池、部件防護" 三大板塊,減少雜質堆積和部件老化。
使用干燥、柔軟的無塵布擦拭扳手主體表面,尤其是顯示屏和按鍵區域,若有油污或粉塵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潔劑(如酒精濃度 75% 以下)輕輕擦拭,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(如汽油、丙酮),防止外殼褪色或按鍵損壞。
套筒接口和驅動頭是扭矩傳遞的關鍵部位,需用軟毛刷清理接口內的金屬碎屑或灰塵,若接口處有油污,可用干凈棉布蘸取少量潤滑油(專用機械潤滑油)擦拭,保持接口潤滑,避免磨損加劇。清潔后,將扳手放置在專用工具盒內,避免與其他金屬工具碰撞,防止外觀劃傷或內部元件松動。
數顯扭矩扳手多采用鋰電池或干電池供電,電池維護需注意三點:一是避免混用新舊電池或不同品牌電池,防止電量不均衡導致電路損壞;二是長期不使用(超過 1 個月)時,需取出電池,避免電池漏液腐蝕內部電路板(漏液后會出現按鍵失靈、屏幕黑屏等問題);三是更換電池時,需按照扳手底部的正負極標識安裝,嚴禁正負極接反,安裝后擰緊電池蓋,防止灰塵或水分進入。
部分充電式數顯扭矩扳手,需使用原裝充電器充電,充電時避免過度充電(充滿后及時拔掉充電器,一般充電時間不超過 8 小時),過度充電會縮短電池循環壽命,導致續航能力下降。
避免扳手接觸水或潮濕環境,若不慎淋雨或沾染水漬,需立即用干布擦干,放置在通風處晾干(不可暴曬),待干燥后再通電使用,防止短路。
扳手的扭矩傳感器是核心部件,嚴禁撞擊或擠壓傳感器所在區域(通常在扳手主體中部),若傳感器受到外力沖擊,可能導致精度漂移,需重新校準才能恢復使用。此外,不使用時避免將扳手懸掛在掛鉤上或放置在不穩定的臺邊,防止掉落損壞。
定期檢測能及時發現扳手隱藏的精度問題或部件損耗,建議每 3 個月進行一次基礎檢測,每 6 個月聯系專業機構進行一次精度校準(若使用頻率高,可縮短至每 4 個月校準一次)。
基礎檢測可自行操作,主要包括功能檢測和外觀復查:
功能檢測:通電后檢查屏幕顯示是否清晰,無亂碼或暗屏;切換扭矩單位、模式時,按鍵響應是否及時;設置一個已知的標準扭矩值(如 20N?m),用標準扭矩校準儀(或已知精度的扭矩扳手)進行對比測試,若顯示值與標準值偏差超過 ±5%,需暫停使用,等待專業校準。
外觀復查:檢查套筒接口是否有明顯磨損(如接口直徑變大、出現曠量),驅動頭轉動是否靈活,無卡頓;查看扳手外殼是否有新的裂紋或變形,若存在這些問題,需聯系售后人員維修,不可繼續使用。
精度校準需由具備資質的機構操作,校準過程中,技術人員會使用扭矩標準機,對扳手在多個扭矩點(如滿量程的 20%、50%、80%)進行測試,若偏差超出精度范圍,會調整內部傳感器參數或更換磨損部件,使精度恢復至標準要求(如 ±3%)。
校準完成后,會出具校準報告,記錄校準日期、校準結果、下次校準建議時間,需將報告存檔,作為設備維護檔案的一部分,便于后續質量追溯(如客戶審核、產品質量排查)。
數顯扭矩扳手在使用中可能出現一些常見故障,掌握簡單的處理方法,能減少停機時間,若故障無法自行解決,需及時聯系售后,避免自行拆解導致故障擴大。
若屏幕黑屏,先檢查電池是否安裝正確、電量是否充足,更換新電池后若仍黑屏,可能是內部電路板故障,需送修;若屏幕顯示亂碼,先關閉電源,等待 10 秒后重新開機,若亂碼依舊,可能是程序出錯,需聯系售后人員進行程序重置。
首先檢查套筒是否牢固套在驅動頭上,若套筒松動,重新安裝即可;若套筒安裝正常,可能是扭矩傳感器故障,需暫停使用,由專業人員檢測傳感器是否損壞,必要時更換傳感器。
若偏差較小(±5%-±10%),可先檢查是否在操作時存在角度偏差(扳手與工件不垂直),或施加力時速度過快;若排除操作因素,且基礎檢測中偏差持續存在,需進行專業校準,不可自行調整內部參數(部分扳手有校準密碼,非專業人員調整易導致精度失效)。
每次保養、檢測或故障處理后,需詳細記錄相關信息,包括維護日期、維護內容(如清潔、更換電池、校準)、檢測結果、故障現象及處理方法、更換部件型號等。建立維護檔案,能清晰跟蹤扳手的使用狀態,當扳手出現反復故障時,可通過檔案分析故障原因(如是否因使用環境潮濕導致頻繁短路),制定針對性的維護方案,進一步延長使用壽命。